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精神,大力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任务,进一步提升我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三全育人”工作实效,根据《“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试行)》等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的目标,立足学校的基础和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强化“夯实基础、以人为本,融合产教、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弘扬“明德、健体、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一)以新思政观引领改革
立足新时代,科学认识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落实到教职员工职责规范之中。
(二)以机制建设贯穿改革
广泛汇聚办学治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凝聚育人共识,广泛宣传发动,推动“机制建设”与“文化营造”相结合,从体制机制完善、项目带动引领、队伍配齐建强、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
(三)以协同联动推进改革
统筹联动学校各领域、各岗位教职员工,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将育人纳入工作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拿出一以贯之的韧劲、一鼓作气的拼劲、一抓到底的干劲推动工作。
(四)以育人成效检验改革
有效联通学校各群体、各阶段学生,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检验改革的根本标准,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向同行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
三、主要任务
(一)统筹推进课程育人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大思政格局”,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回归教育本质,形成知识、能力和素养为培养目标的课程育人目标。
1.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结合各学段特点构建“必修课+选修课”的思政课程体系,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落实《16877太阳集团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推广,明确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功能,落实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3.进一步完善教学联动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教学联动工作范式,抓实课程考试思政,落实教风学风联动建设,强化教学与学工联动,形成育人合力。
牵头部门:教务处
(二)着力加强科研育人
进一步推动科研育人综合改革,完善科研育人工作体系,构建教研一体、研学相济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术诚信管理,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并取得显著成效。
4.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意识。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需要提高教师的科研育人水平,实现师生真正平等地交流学术思想。同时要将学校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课程和体验,通过外在的评价体系与保障机制,增强科研育人的持久影响力。
5.改进科研环节和程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强化学术评价中的正确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治理遏制学术研究、科研成果中的不良倾向。
6.开设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专题讲座,健全优秀成果评选推广机制,加大优秀成果推介力度,积极邀请社科名家、文化大家来校做讲座论坛,支持相关学科教师开展校外交流研讨和科研合作,加大学术名家、优秀学术团队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力度。培养选树一批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
牵头部门:科研处
(三)扎实推动实践育人
坚持知行合一,推动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和专业实践相结合,推动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加强实践育人总体规划,整合实践育人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 引领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做到让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7.积极构建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教育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国防教育等载体有机融合,形成实践育人统筹推进工作格局。
8.深化完善“第二课堂管理服务机制”,制定《16877太阳集团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细则》,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全面推行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规范管理愿者及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9.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继续教育学院为依托,开设专门课程,推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制定实施《16877太阳集团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
10.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建立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支持制度,推动建立一批具有示范性、长效性、带动性的高质量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实施一批新时代实践育人精品项目。
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
(四)深入推进文化育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文化育人,增强文化软实力,彰显文明重财人的形象,为建设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和产教融合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凝心聚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11.加强思想铸魂。打造高质量的“重财大讲堂”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品牌,开展“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深入开展廉政文化教育,使全体师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12.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开展好“学雷锋志愿服务月”、“践行核心价值观,树文明新风尚,争做文明重财人”主题班会等活动,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办成学校隆重热烈、有影响力的教育活动。
13.创建文明校园。积极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活动,开展“优秀辅导员、班主任”评选和表彰活动,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积极开展普法活动,营造良好的依法治校氛围。
14.弘扬重财精神。深入挖掘校史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探索建设数字化校史馆,加强师生校史教育。不断提炼和弘扬重财“香樟树”精神,展现重财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5.培育文化品牌。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展示时代风貌、讴歌党和国家、讴歌人民与英雄的精品力作,建强大学生艺术团队。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依托“挑战杯”、“互联网+”等比赛,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完善竞赛体系,打造“学术科技节”活动品牌。
16.美化校园环境建设,营造特色育人氛围。科学规划、系统建设美丽校园、平安校园、智慧校园。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
(五)创新推动网络育人
坚持“以引导广大同学成人成才,服务广大同学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为核心,注重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着力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针对性。
17.加强网络宣传学生队伍建设,整合校内网络新媒体资源,突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力量,变“零散”为“聚合”,创造出内容新颖、师生喜闻乐见、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产品。
18.建好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参加市级学生网评员大赛,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唱响主旋律。建立校内网络舆情协调治理体系,加强网络舆论监管,引导师生文明上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19.开展网络文化节,通过网络主题比赛、主题讲座、主题沙龙及网络主题体验活动等,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培育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20.加强CFEC校园媒体联盟,将校园优美风光、文明重财创建活动、学校重大事件、“最美重财人”等题材进行提炼,制作成富有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的作品进行立体式宣传,发挥网络效应,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显著提升学校形象。
牵头部门:党委宣传部
(六)大力促进心理育人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21.加强知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
22.加快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
23.强化咨询服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水平,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至少配备2名专业教师。
24.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加强预防干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的覆盖面和科学性。
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
(七)切实强化管理育人
健全管理育人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宣传推广一批管理育人等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推进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大力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等制度育人环境。
25.健全依法治校及管理育人制度体系。制(修)订完善 学校教育规章制度,保障师生员工合法权益。结合章程、校规校纪、自律公约的修订完善,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工作要求和保障机制。
26.完善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深度挖掘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将育人功能的发挥纳入单位目标考核、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管理育人“软指标”转变为“硬约束”。
27.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切实增强育人责任感,关爱、理解、 爱护学生,切实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引导、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牵头部门:党政办公室
(八)不断深化服务育人
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提炼服务育人途径,优化服务育人环境,持续推进服务育人工作水平和质量;优化调配校内资源,充分调动服务育人要素,聚焦重点任务,强化服务和育人意识,在服务育人工作上有新作为、新成就。
28.明确服务目标责任。强化服务育人理念,研究梳理各 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明确育人职能,在岗位聘用、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等各环节融入育人要求。加强监督考核,落实服务目标责任制,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效能的依据和标准。
29.完善一流服务育人体系。强化“一流服务”意识,推进后勤保障服务、图书资料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安全保卫服务育人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切实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和服务育人能力。围绕师生、关照师生、服务师生,把握师生成长发展的需要,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和学习中的合理诉求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的过程中教育人、引导人。
牵头部门:党政办公室
(九)全面推进资助育人
夯实基础,规范制度,强化队伍,确保资金,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着力培养受助学生的自强自立、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励志成才、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助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
30.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工作机制。不断规范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完善校—院—班三级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通过班级民主评议、走访调研、大数据分析和谈心谈话等方式,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
31.加强资助工作顶层设计,建立资助管理规范,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
32.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发展、社会实践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
33.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契约精神。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环节,着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在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工作环节中,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34.创新资助育人形式,积极推选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
牵头部门:学生工作部
(十)积极优化组织育人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党建工作的根本标准,健全学校党建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夯实育人组织保障,推动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35.发挥各级党组织的育人保障功能。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二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化育人职能,推动各级党组织自觉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全面推进“全市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工作,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高校基层党建对标争先计划”,持续开展好党员先锋岗创建工作,积极选树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培育党建育人特色品牌,推选展示党的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形成良好的党建育人氛围。
36.发挥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深化群团改革,把握群团组织的政治标准、根本要求和基本特征,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更好地代表师生、团结师生、服务师生,支持各类师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学术团队、班级、宿舍在师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积极培育选树先进班集体、文明社团、文明宿舍等。
牵头部门:党群工作部
四、预期效果
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尊重规律,创新机制;挖掘各群体、各岗位育人元素,优化制度设计实施;构建“1314”育人模式,实现育人工作长效化。
(一)突出一个重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思政观引领深化育人改革。
(二)贯穿三个领域
以“十大育人”建设任务为基础,将改革建设贯穿到办学治校各方面、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体系中。
(三)实现一个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应用型人才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四)深化四个结合
学生成长诉求和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家校社企育人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五、建设进度
(一)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
形成并完善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方案。
(二)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
全面推进,常态化开展建设。
(三)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
开展工作总结,提交工作总结报告。
(四)2024年1月至长期
巩固提升工作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学校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为成员单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负责处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日常事务工作。
(二)细化方案
根据“十大育人体系”,设立十个专项工作组,由牵头部门负责,各专项工作组牵头部门围绕任务分工,制订实施“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子方案,制定工作目标,厘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列出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进度,将“三全育人” 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机制化。
(三)主动推进
二级学院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主阵地,各学院要结合学院和专业特色,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院(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试行)》和学校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方案、推进落实;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按照方案要求,推动工作、形成合力,把综合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细抓实。
(四)加强检查
学校结合日常工作台账、年度工作总结等定期开展检查和督导,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坚持对标对表,及时总结工作开展情况、阶段成果及存在的困难,并将相关情况报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经费支持
按照上级相关工作要求,学校设立“三全育人”工作专项经费并专款专用,落实场地场所和软硬件设备,确保“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顺利实施,落地见效。